中醫經典著作《黃帝內經》的實際作者、被稱之為中華醫祖的中國上古醫學家岐伯,總結了上古以來中華民族的醫藥理論和經驗,開創了天地人三位一體的醫學模式,奠定了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,為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奠基和發展,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同時,岐伯也是中醫養生理論的奠基者、倡導者。通過對《黃帝內經》有關篇章的研習可知,岐伯的養生思想,主要體現在制定中醫養生總的原則、重視精神養生以及倡導治未病等三個方面。
一、制定中醫養生總的原則
在《黃帝內經》素問·靈蘭秘典論中,岐伯在論述十二臟腑及其相互關系后指出:“凡此十二官者,不得相失也。故主明則下安,以此養生則壽,......主不明則十二官危,使道閉塞而不通,形乃大傷,以此養生則殃......”這段話的意思是說,只有掌握了以心為主宰,臟腑之間分工協作、相互為用的藏象學說,才能更好的養護生命、維持健康。反之,就會使臟腑功能發生紊亂,甚或失調,從而影響到健康的維護,甚至對正常的生命活動造成危害。請大家注意,這段論述中兩次提到的“養生”,就是后世中醫“養生”一詞的最早出處。
《黃帝內經》第一篇“素問·上古天真論”中,岐伯在回答黃帝有關壽命長短問題的提問時,對人們如何通過對養生之道的把握以達到“盡終其天年”的目的,作了簡潔而具體的論述。岐伯說: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陰陽,和于術數,食飲有節,起居有時,不妄作勞,故能形與神俱,而盡終其天年,度百歲乃去?!?/span>這段論述,言簡意賅,可以說是中醫養生總的原則。
“法于陰陽,和于術數”是指一切養生之法,首先要遵循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,符合養生之道。自然界一年四季有春溫、夏熱、秋涼、冬寒的變化,一日之內有晝夜晨昏的不同,自然界的變化必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人的生命活動,所以養生之法就必須與之相適應。如《素問.移精變氣論》所謂“動作以避寒,陰居以避暑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“食飲有節”是指飲食要有節制,不能暴飲暴食,不能過饑過飽,以免損傷脾胃。人體賴以生存的營養物質,來源于飲食,而營養物質的化,主要依賴脾胃的運化和轉輸,脾胃康健,正氣內充,病邪自然不能侵犯人體。岐伯說:“谷肉果菜,食養盡之,無使過之,傷其正也”。中心意思是飲食營養的要全面,飲食結構要合理,營養不足或是營養過甚,都會損傷人的正氣。
“起居有?!本褪且蟀凑照R幝蓙戆才派钇鹁?。例如按照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原則而安排每天的作息時間;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的規律對起居和日常生活進行適當地調整。如果不按照正常規律安排生活起居,比如起居失常,生活沒有規律,就可能導致 肌肉松弛,身懶體乏;如果過度緊張、興奮,則可能導致失眠,以至出現精神障礙。不妄作勞是指不隨意或過度使用自己的精神形體。精神形體的過度使用同樣會導致臟腑功能衰退,甚至出現機體過早衰老的現象,正如岐伯在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中所批評的:“以酒為漿,以妄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滿,不時御神,務快其心,逆于生樂,起居無節,故半百而衰也”,便是很好的佐證。
“形與神俱”是指精神與形體的高度統一。岐伯認為,人體臟腑的生理活動,與精神情志密切相關。臟腑功能活動平衡協調,則精神情志正常;一旦臟腑功能失常,人的精神情志思維意識必然受到影響。岐伯在《素問·宣明五氣論》所說的“心藏神,肺藏魄,肝藏魂,脾藏意,腎藏志”,就是進一步把臟腑功能與精神活動聯系起來的論述。臨床實踐表明,心的功能失常,就會出現失眠、多夢、神志不寧甚至昏迷、不省人事等表現;肺的功能失常,常會出現憂愁、悲傷等情志變化;脾的功能失常,常會因思慮過度而發生氣滯、氣結等病理反映;肝的功能失常,就會出現抑郁、焦慮等肝失疏泄的表現;腎的功能失常,就會出現易受驚恐、情志不定、手足無措等癥狀,恐則氣下,嚴重者還會出現大小便失禁。
在制定中醫養生總的原則的同時,岐伯還提出了養生的最高目標,那就是“盡終其天年,度百歲乃去。”天年是自然賦予人類的預期壽命,把天年與百歲聯系起來,說明岐伯已然把人類的預期壽命定格在百歲左右。這一論斷,與現代生命科學提出的人類預期壽命是哺乳類動物成熟期5~7倍的說法,無疑是高度契合的。
二、重視精神養生
精神養生指通過調整精神狀態而達到健康長壽的養生思想。精神養生是中醫養生的最高境界。調攝精神的核心是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,通過心神道德的修養而達到心理與生理的健康。岐伯在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所說的:“恬淡虛無,真氣存之,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。”就是強調精神養生在養生保健方面的重要性。即保持精神清靜愉悅,心志平和安寧,沒有貪求妄想、患得患失之念,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活動始終處在一個良好的狀態。真氣泛指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,當然也是人體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。所以,過度的精神情志活動,又會影響到真氣的運行,使臟腑功能活動受到損害。所以只有保持精神情志的恬淡虛無,真氣才會正常地運行,人的健康長壽也就有了基本的保證。
從廣義的角度來看,精神的神又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,如人體的形象以及面色、眼神、言語、應答、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等。在一定條件下,精神活動的狀況,也往往反映人體生命活動狀態和預后,所以岐伯在《素問·移精變氣論》中說:“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!”
岐伯認為,精神養生的關鍵是“恬淡虛無,精神內守”,而精神內守的實質是說要注意調攝自己的情志,保持安靜平和的精神狀態。在一個相對清凈平和的精神狀態下,人體各臟腑的機能平衡協調,免疫力處在一個較好的水平,疾病就不容易發生,健康長壽也就有了保證。“恬淡虛無,精神內守”后來被衍化為精神養生法。人們常說,心態決定動態,動態決定狀態。精神養生法是一種通過凈化人的精神世界、節制貪欲、調節情緒,使人的心態平和、樂觀、開朗、豁達,從而達到心身健康、延年益壽的養生方法。
岐伯所倡導的精神養生,在后世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傳承與發展。如晉代嵇康的養生五難說:“名利不去為一難,喜怒不除為二難,聲色不去為三難,滋味不絕為四難,神慮精散為五難?!蔽咫y之中,精神因素占了四難,充分強調了精神養生的重要性。唐代名醫孫思邈認為,養生首重養性,養性首重養德,養德首重養心。孫氏所提出的養性三心說,即保持善心,培養愛心,少動妄心,就是對岐伯精神養生的高度弘揚和發展。
三、提倡治未病
“治未病”的概念最早是岐伯在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出的。《黃帝內經》中明確提到治未病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處:
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亂治未亂,此之謂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乎”,就生動地指出了“治未病”的重要意義。
《素問·刺熱》篇:“肝熱病者左頰先赤,心熱病者顏先赤,脾熱病者鼻先赤,肺熱病者右頰先赤,腎熱病者頤先赤。病雖未發,見赤色者刺之,名曰治未病?!贝恕安‰m未發”,結合上文是指機體已受邪但尚處于無癥狀或癥狀尚較少、較輕的階段。這種潛病態可發展成為某種具有明顯癥狀和體征的疾病。因而,這里的“治未病”,是指通過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斷其發展,從而使這種潛病態向健康方向轉化,屬于疾病早期治療的范圍。
《靈樞·逆順》:“上工,刺其未生者也。其次,刺其未盛者也。其次,刺其已衰者也……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?!贝颂帯爸挝床 睂︶t生的治療經驗和水平提出了要求,要想成為一名高明的醫生,就要善于預防疾病,防患于未然。
綜合以上論述,可以看出,岐伯所說的治未病,就是通過飲食起居、情志調理、運動療法及針灸藥餌等多種措施,調養體質,調理身體陰陽氣血等平衡,增強人體抗病能力,讓人體少生病、不生病,縱然得病也能盡快痊愈,并且痊愈之后防止復發的這樣一個理念。
岐伯治未病的思想,經過張仲景、孫思邈、朱丹溪、葉天士等歷代醫家的傳承和弘揚,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中醫治未病理論。
張仲景在《金匱要略·臟腑經絡先后病脈篇》:“見肝之病,知肝傳脾,當先實脾”。這是運用五行乘侮規律得出的治病防變的措施,是岐伯“治未病”思想的具體體現。
孫思邈提出了“上醫醫未病之病,中醫醫欲病之病,下醫醫已病之病”,將疾病分為“未病”、“欲病”、“已病”三個層次。提出用針刺預防中風的具體方法:“惟風宜防爾,針耳前動脈及風府神良”。
朱丹溪指出:“與其求療于有疾之后,不若攝養于無疾之先。強調了養生防病的重要性。
葉天士根據溫病的發展規律和溫邪易傷津耗液的特點,提出對于腎水素虛的患者須防病邪乘虛深入下焦,損及腎陰,在治療上主張在甘寒養胃同時加入咸寒滋腎之品,以“先安未受邪之地”的觀點,這是運用岐伯既病防變法則的典范。
中醫治未病的理論,主要包括未病先防,已病早治,病愈防復三個方面。
未病先防:就是要求人們在沒有患病的時候,要通過科學養生的手段,積極預防疾病的發生。一方面通過“飲食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”和“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”的身心結合的養生之道,增強體質,培扶正氣;另一方面要“順應天時,天人合一”,盡量保持人和外界環境的和諧統一,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,增強人體免疫機能,努力消除致病因素,盡量避免或減少它對人體的侵害,從而達到不發病或雖病亦不重的目的。中醫所強調的未病先防,與現代“預防為主”的新醫學模式高度吻合。它包含著四時養生、精神養生、適當鍛煉、合理飲食、接種疫苗、科學用藥等方面的豐富內容。
已病防變:已病防變是指也就是說在患病以后,要積極采取措施預防疾病加重。一般來說,疾病的轉變是由表入里,由輕變重,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,因此,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必須掌握疾病的發生、發展規律及其傳變途徑,做到早期診斷,有效治療,治在疾病發作加重之先,防止病變由淺入深,甚至發生危及生命的傳變。
病愈防復:病愈防復是指在疾病基本痊愈之后,采用包括康復鍛煉在內的各種方法扶持正氣,清除余邪,最大限度的恢復體質,防止疾病的復發??傮w來看,內因是變化的依據,外因是變化的條件。任何疾病的發生、發展和變化,無不與本身正氣的盛衰有關,所以岐伯在《素問·刺法論》中說:“正氣內存,邪不可干?!薄帮L雨寒濕,不得虛,邪不能獨傷人?!笨梢婎欁o和培育正氣,是“治未病”最核心的要件。而顧護和培育正氣最基本的方法,就是養生。
實踐證明,岐伯所倡導的中醫養生理論,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效益。它不僅可以通過主動地養生防病,提高生存質量,促進身心健康、“盡享天年”的目標實現;還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醫療成本,節約社會資源,促進社會發展。當前,中醫養生方法在對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方面業已顯示出了巨大的優勢,已然成為國內醫學界關注和重視的熱點。中醫養生“治未病”思想,必將成為引領人類健康事業發展的主要方向。